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对策-雷速体育旧版

日期:2022-08-15        来源:www.casted.org.cn

字体:【 】


作者:王元 刘冬梅


内容简介



为了研究科技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由科技部农村司牵头,战略研究院、农村中心参加,邀请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从2009年元月就开始进行大范围的实地调研工作。调研范围涉及我国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华南、华北六大经济区中的粮、棉、油主产区和其他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海南、广西、广东、江苏、山东、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湖南等10多个省份,从地方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内涵的理解、当地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基本做法、典型经验、面临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等五个方面系统搜集了10余个省份的相关资料;认真听取了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对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本书是课题组研究成果的一份总结,其内容结构包括以下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在概念层次确定研究对象及其定义与内涵。在回顾过去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发展阶段的框架,概括了符合我国当前农业现实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内涵,并提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定义。

第二部分主要从农业与科技关系层面讨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的影响因素、现状评价及科研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贡献。从调研的实际成果出发,结合统计资料,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并对其中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个评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指标体系,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评价了我国各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全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变化情况。随后,将焦点集中在科技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利用生产函数计算了各个变量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弹性,并估计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回报率。

第三部分主要集中于对农业科研的分析。科技是推动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我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则是产出农业科研成果的源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提高农业科研体系运转效率为根本目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个体系的现状留下了各个阶段改革的印记。农业科研依赖于经费投入,因此,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也是科研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本部分侧重分析农业科研体系的情况与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变化情况,并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

第四部分着重讨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硬核,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受到约束的条件下维持粮食生产的总量和结构,保证我国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本部分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粮的生产能力及变动情况,指出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五部分探讨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并提出推动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相关建议,认为应该从农业产业发展、涉农相关产业发

展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注重引导农村社会资源进行科技创新,调整国家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改革农业科研体系的体制机制,建立起一个富有活力、运行高效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最后的附录部分汇总了课题组在各地调研后形成的背景报告,注重对典型地区和典型做法的总结和梳理,具有较强的资料性,展现了我国各地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积累的经验。

本书是课题组共同努力的研究成果,限于时间和能力,书中必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力争保证书中的基本观点和判断准确、清晰,希望能够为有关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

本书具体写作分工情况如下:前言由王元执笔;第一章由李强、刘冬梅执笔;第二、第七章由陈诗波执笔;第三、第四、第五章由李强执笔;第六章由涂圣伟执笔;第八章由刘冬梅执笔。本书最后由王元、刘冬梅负责统稿。苗冠军对全书的文字进行了校对。最后,对在课题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地科技部门致以诚挚的谢意。



联系雷速体育旧版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网站地图